缺月挂疏桐,漏断人初静.谁见幽人独往来?缥缈孤鸿影. 惊起却回头,有恨无人省.捡尽寒枝不肯栖,寂寞沙洲冷._苏轼《卜算子
黄州定惠院寓居作》
在宋词大家中,苏轼或许不是名气最高的,时下的我却唯独喜欢他的词。
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时节,也曾经喜欢过李清照、柳永、秦观等的词作,就觉得那词里的意境很美,也喜欢那些能够直接触碰到心灵的淡淡的哀愁,有伤春悲秋之幽思,有生死离别之哀怨。
苏轼的词仿佛是个例外 ,绝少哀怨之语,即使身处逆境,仍挡不住他的意气风发。喜欢他被贬黄州时的词作《定风波》——“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料峭春风吹酒醒,微冷,山头斜照却相迎。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”我喜欢他这种坦坦荡荡、忘怀个人得失的胸襟。
这首《卜算子》与《定风波》、《念娇奴.赤壁怀古》的豪放、豁达的风格有所不同。该词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孤寂之情,而这“孤寂”并不是自怜的“冷冷清清、凄凄惨惨戚戚”,也不是借酒浇愁的“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”。在苏轼的笔下,它是一只“拣尽寒枝不肯栖”的孤鸿。夜深人静时,朦胧月光下,它独自卧在沙洲上的孤独身影,和周围的景物一起融和在这茫茫的清冷夜色里。这境地便是一种“孤寂”,但它不关乎离愁别怨,读着它也就不觉得凄苦,倒觉得这孤寂当中暗含着一股傲气,一种疏离人烟、不沾染俗气的清高。
这一点我懂得,也喜欢。
评论